我的五十岁生日- 以色列(上)

2024-05-05 08:14:43

通常人们把五十岁作为人生下半场的里程碑,我越接近五十,或者说,生死看的越多就越觉得人基本上一辈子就活一个五十岁,能有机会庆祝百岁生日的人基本上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当自己快接近五十岁时,才忽然意识到人生竟过去了一大半。会背“五十知天命”,但真的“知天命”的日子近了,却模糊了和不安起来,我的天命到底是啥呢?

当我家领导问我五十岁生日要如何过时,我说要去以色列,同时,我希望我五十岁生日的当天能在梵蒂冈参加教宗Francis主领的弥散,并接受教宗的祝福。我人生的前两个二十五年,第一个是在中国度过的,第二个是在加拿大和美国。对我来讲,第二个二十五年里最重要关乎生命的事儿就是有了信仰。在知天命的日子,朝圣去领受天命便是顺理成章的。

在网上订到以色列当地导游带队的“跟随耶稣脚踪行”后没几天,巴以就打起来了,加拿大美国都官宣以色列危险,发出旅行警告,那些日子真是纠结和焦虑,我是去呢,去呢,还是去呢?到了交款的最后期限,我还是决定即使在战火中还是要去,并“一定要去”。人生就这一个五十岁,如果真的是在以色列朝圣途中结束,也是完美不过的了。

人生如戏,很多时候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我们出发的前一周,巴以停战了!

想要在生日当天参加教宗Francis主领的弥撒似乎有些难度,当时据梵蒂冈的网站介绍,教宗刚上任一年多,非常繁忙,他公开主领弥散的时间不一定。那一年,教宗一般都是只在星期三才有可能出席在圣彼得广场的公开弥散。周三这日子有些不前不后的,但我一查日历,咋就那么巧呢,我五十岁的生日竟然不前不后的刚好是在星期三,这真是命中注定!

进入五十岁学到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对自己诚实,顺从并坚持心的引领。

带着无限的期待和好奇,开启了我的人生半百之旅。

进入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机场,迎面而来至高处格外醒目的妥拉(Torah,或泛指摩西五经)经卷轴图案一下子把我带入大卫王的国度。

因为我们的“跟随耶稣脚踪行” 还没开始,便在特拉维夫先腐败了两天。

特拉维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以色列,男的留着大胡子,穿黑袍,头顶各式的Kippah;女人穿着盖到脚踝的长裙,披着头巾,行色匆匆地走在沙漠绿洲上。

特拉维夫人特别环保,人们绝不随手乱扔塑料瓶子。路遇一游客扔进垃圾桶一个饮料瓶,走在他后面的特拉维夫路人甲什么话也没说,连个异样的目光都没投,就默默地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个饮料瓶,然后扔进这个铁筐子里了。

(特拉维夫海边)

日出前去海边看了看,来去晨跑的人对我说good morning,感觉如在北美。

(特拉维夫的商场)

(特拉维夫的夜晚)

夜晚,餐馆里高朋满座,完全是一个大夜市。特拉维夫的不夜城非常柔和有序,也丝毫没有刚停战后的不安。

 

(仅上几张小点心照片,如果全上估计城会堵,嘿嘿)

《圣经》说上帝赐予他的选民的是“流奶与蜜之地”,在特拉维夫的第一顿早餐就让我见识了什么是流奶与蜜。我也算是看过吃过的人了,但是,特拉维夫的早餐是我迄今吃过的全世界足丰盛,品种最多,吃也吃不过来的早餐。

特拉维夫标志着现代的以色列,非常现代化的都市文化,尤其特别美国化。

两天的特拉维夫游玩虽短,对我来说是足够了。因为,这毕竟不是我来以色列的目的,下面的旅行才是我朝思暮想的。

---未完待续—————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