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是这样来定义的

 

有个朋友是房地产agent, 我们小城里很多新来的中国学生都找朋友买新房子,有的中国学生买全新豪车,还有的长期包餐馆自己不开伙的,哇,一个个都是小富豪。想当初自己刚来美的时候把领导的小跑车撞坏了,吓得不敢再开他的车,后来用开学前自己几个月打工的钱买了辆旧车一直用到毕业有工作才换了新车,现在真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如今在美国现在流行一个新的概念叫高净值个人(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拥有家庭的净资产(股票、债券、基金等各种投资但不包括自已家庭住房资产)在100万到500万美元之间的人们只有28%认为他们是富人,即便是可投资资产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依然有40%认为自己不是富人,所以就有了对投资资产在100万以上的人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名称就是这个高净值个人(High-net-worth individual)。

那么怎么来定义高净值个人呢

高净值个人是金融服务业用来表示流动资产高于某个数字的个人或家庭的分类,虽然没有准确定义必须多么富有才符合这一类别,高净值一般是以拥有特定数量的流动资产,确切金额因金融机构和地区不同而不同。大多数财经机构要求客户拥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产或存款账户,以便他们可以给予高净值个人特殊待遇。高净值个人分类通常有资格不仅仅拥有常规的共同基金,他们还可以获得单独管理的投资账户。

什么是高净值个人的标准

最常被引用的高净值资格是拥有100万美元流动金融资产(投资不包括自己住房)。流动金融资产超过10万美元但低于100万美元的投资者被认为是“丰裕”("affluent")或可能是“次高净值个人”(Sub High-net-worth individual),流动金融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客户被称为“非常富裕的人”(Very High-net-worth individual),流动金融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人则归类为“超富裕人士”(Ultra High-net-worth individual)。

高净值个人大都在哪里

查了一下,2017年世界经济老大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高净值个人,数目超过528万人,比2016年增长了10%。

全球整个高净值个人人口在这一年增长了11.2%。 61.2%的全球高净值个人居住在四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还有就是现在特别厉害的我的国——中国。 北美洲拥有31.3%的全球高净值个人,而亚太地区则为34.1%。 2017年高净值个人人口增幅最大国家是印度,比2016年增长20%。

在北美洲的全球高净值个人中,美国占高净值个人人口的96%。

纽约市有将近40万高净值个人,洛杉矶有将近20万高净值个人,北京和上海均有接近15万高净值个人。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一线城市的人们有一套房资产基本上就可以破百万美元,但那不能代表那些人是高净值个人。

那么高净值个人特点是什么

一般来说高净值个人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 95%的高净值个人归功于工作勤奋,83%的高净值个人归功于有效投资,81%的高净值个人归功于节俭,67%的高净值个人归功于敢于冒风险,41%的高净值个人归功于个人运气。

高净值个人的平均资产配置是55%的股票,21%的债券,15%的现金,6%的替代品和4%的其他。

随着他们的净值增加90%的高净值个人认为他们有更多的自由, 60%认为他们有更少量的时间了, 51%认为他们的生活更加复杂了。

被问到什么因素能让生活变得更好,58%的高净值个人要求与家庭和朋友有更多的交往,46%要求更多的时间, 4%要求更多的物品,仅有19%要求更多的金钱,看来金钱并不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标准。

认识的一个有钱人,家里的床要40万人民币,一个灯一万五,一个椅子2万,房子和家里装饰得超级豪华,但是他却过得很不开心,整天愁眉不展,幸福指数很低,前两天我的文也正好讲到了牧师讲道时说的关于卢梭的《论幸福》。

另外一个朋友在上海年薪100多万人民币, 觉得工作太占时间,没有自己的生活,总是要无休止的加班,别人去娱乐,去餐馆,去旅游,去健身,他却天天加班到很晚,第二天一早又要去上班朝7晚9的连周末都不能好好过,与家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没有。现在中国的很多公司竞争特别激烈,特别是比较有名气的公司,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年轻人都很拼命,上海的房价高,这个朋友当然还不能算在高净值个人行列中。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