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体外实验,疗效真假?

登载于腾讯评论,今日话题的文章,《又是板蓝根“万能神药”的真面目》(2013-04-05 2387 期),对板蓝根的疗效提出疑议。板蓝根价格便宜,且很多人认为疗效显著,因而名声显赫。我个人的切身经验支持板蓝根对初发流感的有效性。近年来钟南山院士的研究团队有两篇板蓝根作用机理的论文发表。第一篇是In vitro inhibition of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by a crude extract from Isatis indigotica root result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viral attachment》,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5: 793-799, 2012, 见网友 viewfinder 提供的 link;第二篇是《Antiviral activity of Isatis indigotica root-derived clemastanin B against human and avian influenza A and B viruses in vitro》, 2013 Apr; 31(4):867-73 link : 我知道这两篇文献,但受条件限制,无法看到第二篇原文,只能看到摘要。所以我的看法主要依据第一篇论文。

 
体外实验的重要疗效指标是 IC50 (即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的缩写)。板蓝根粗提液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有效,来看一下对这几个病毒的板蓝根有效成分
Clemastanin
B
IC50 ,两个抗病毒西药amantadine ribavirin 相应 IC50,以及Clemastanin
B
IC50 与西药IC50 之间的比值


注,由于无法看到第二篇原文,Clemastanin B(板蓝根成分)的  IC50  数据取其数值范围,西药amantadine ribavirin 的数据取自第一篇文献。

根据上表,板蓝根成分Clemastanin B 的药效确实不如西药。如果 IC50 的比值接近于1,则药效接近(不考虑体内分布)。如果比值上升,则相对药效下降。Clemastanin B 相较于amantadine,比值在1.7 – 48 之间,约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更为粗略的比喻就是体外实验的结果显示,Clemastanin B 的药效大约是amantadine 药效的10% 。与ribavirin 的差别更大一些,但仍属于一个数量级差别的范围。总的来说,有差距,但不太大。因此,我认为实验证实了板蓝根的有效性,也支持很多朋友和我个人的经验,即板蓝根只在流感发病初期有效,在中后期无效。而amantadine ribavirin 在流感中后期均有效。实验“可以解释为什么板蓝根用在流感初起之时效果好,一旦过了初期,效果就下降。板蓝根冲剂服用后,有效成分在血液内的浓度不会很高,只有在血液内病毒浓度很低时(流感初起),逃脱板蓝根作用的病毒数量很小,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成功抑制残余逃脱的病毒。一旦血液内病毒浓度增高(过了流感初起),逃脱板蓝根的病毒数量大大增加,超出了机体免疫功能的抵抗力,此时板蓝根效力下降。他们的数据也印证了某个网友不用成药冲剂,自己直接用生板蓝根煎服,效果极佳(似乎可以预防),估计是因为自己煎服的浓度高。让人高兴的是,他们的试验结果显示,病毒对板蓝根很难产生抗药性。”(引自).
 
体外实验药效的差别,在我看来,提示可以提取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并加以人工化学修饰,提高药效。天然药物青霉素的升级换代就是实际例子。但从进化博弈的角度,高疗效药物一旦产生抗药性,而且几乎或迟或早都会产生抗药性,就更难以治疗。青霉素现在的困境也反映了这一点。
 
人们早就认为,天然药物的疗效可能与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有关。这一论点是否适用于板蓝根,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