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

 

 

我和禅风曾经合唱过一首《胡琴说》,介绍了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该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而成,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倾诉地是一位盲艺人饱尝人间心酸及痛苦的思绪与情感,作品展示出民间乐器独特的演奏技巧与风格,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和强大感染力,是中国二胡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丰富了二胡音乐的表现空间,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说因果和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写照,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创作天赋,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音符,使听众在旋律中产生共鸣。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爱并引为经典,是阿炳创作的成功,是他创作天赋的体现。

 

以阿炳为原型,八十年代曾拍摄过一部故事片《二泉映月》,我还看过,为男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洒下过同情的泪水。  

 

无锡二泉映月我也去过,不过就是一口不大的泉眼,看着还真没多大感受,只在刻着五个大字的石碑下留了一张影。

 

2011年,根据阿炳的故事,空政儿文工团为主创团队排演了一部中国原创音乐剧,名曰《二泉吟》,由空政文工团团长杨月林任艺术总监和监制,著名导演王松延执导,“旋律王子”孟庆云担任作曲,编剧由当今实力派歌词名家张名河操刀,著名青年歌唱演员汤非、王莉在剧中饰演男、女一号“阿泉”“阿莉”,浑然天成的表演真实再现了在旧社会歌舞职场甜酸苦辣的命运遭遇和演艺圈内诸多冷酷“潜规则”笼罩下,人性之美丑恶的对弈来透见美丽的温润与善良的光辉。

 

剧中主题歌《胡琴说》婉转深情,很好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那深入骨髓、感人至深的亲情。


如果说《胡琴说》是以阿炳为原型而创作的音乐剧,在这之后还有一首同样是由孟庆云作曲的《二泉吟》的歌曲再次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这首歌直接描写了阿炳的悲惨一生,如泣如诉,“凄苦的岁月在琴弦上流啊琴弦上流”、“失明的双眼把暗夜看透”,唱得肝肠寸断,听得令人泪流涕零。作曲直接取自于《二泉映月》之旋律,在情感上更贴近阿炳,这也是引起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原唱据说是董文华,另有一说是曾静,不管是谁,这首歌的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心上。
 

也请听听我的演绎。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七律】边塞行
  文/墨脉(日本)


广陵别过西边去,一路高山流水声。
落雁卧沙心戚戚,樵村投宿影茕茕。
怕望秋月思鸳枕,堪待阳春送暖晴。
塞上胡笳催泪下,梅花飞雪伴征程。

(嵌入: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一丛花】思念 (听《真的好想你》)
文/墨脉

 

       孤衾难抵月光寒,辗转几声叹。

       回回浅梦风惊醒,念旧影、长夜无眠。

       满屋寂寥,一灯昏暗,窥镜泪痕残。

 

        为伊消瘦不知年,独自怎消闲。

       相思欲诉寻词句,凭谁寄、浓墨桃笺。

      万木凋零,千山望断,何日两婵媛。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