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同的代表作(六)《朱门玉碎》

2024-05-29 15:23:18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同的代表作(六)《朱门玉碎》

    1982年2月,安庆黄梅戏剧院正式成立,下辖一团、二团、创作研究室、演员训练班和《黄梅戏艺术》编辑部。丁同正式归属安庆黄梅戏剧院一团。

 

    1985年8月15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授奖大会在安庆举行。这次大赛历时半年,经过预赛和决赛,最后由听众投票评选出马兰、陈小芳、黄新德、吴琼、韩再芬、潘启才、刘红、丁同、江丽娜、刘广慧等10名优秀演员,习惯称为“黄梅十佳”。

 

    《审婿招婿》由安黄梅戏一演出,曾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汇演,一等。丁同 斯淑娴 赵媛媛 周旭春 谢应龙 左利等主演,198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黄梅戏艺术影片《朱门玉碎》。导 演:陈怀皑

编 剧:汪自毅 张亚非 潘忠仁

 

   《朱门玉碎》的大幕在哀乐中开启,昌王府老王爷病故了,前来王府吊唁的官员不等奉茶就纷纷告辞而去。老夫人心里明白,这是欺她膝下无儿,不能承袭王位的原故。她哀叹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女儿朱玉倩劝说母亲,自己甘心用布衣素食伺奉老母。

 

    吊丧之日,皇帝派钦差赐祭,传旨恩准老夫人在热丧期间可为女择婿兼为螟蛉,使昌王后嗣有人。众官员闻讯纷纷前来向老夫人贺喜。朱玉倩回房,当夜命乳娘邀请意中人樊玉廷进府商量,要他明日前来求婚,并赠定情信物罗衫。谁知她俩的对话被潜入府中行窃的小偷王连甲偷听。

 

    王连甲趁朱玉倩随老夫人去前堂时,溜入房里冒充仆人送樊玉廷回家。途中,他将樊玉廷谋害,夺走罗衫。次日,王连甲进王府冒名求婚,老夫人追问女儿私情,朱玉倩含羞招认。老夫人求婿心切,答应了这桩婚事,并立即奏请皇上恩准女婿兼义子继承王位。

 

    皇上下旨,十日内完婚。洞房花烛夜,朱玉倩沉浸在幸福之中。王连甲进入洞房,马上吹灭蜡烛,装醉上床。朱玉倩吃惊地发现新郎不是樊玉廷,大声呼救,老夫人连夜审问王连甲。

 

    皇上圣旨到,准新婿袭王位,令新婿去京城谢恩,王连甲乘机接下圣旨。老夫人为保住昌王府王位,默许假婿面圣谢恩。朱玉倩见状苦苦哀求母亲说出真相,遭老夫人拒绝。

 

    朱玉倩独自来到南湖畔,准备一死保全清白。恰巧碰到遇救生还的樊玉廷。他们准备连夜进京向皇帝说明真相。老夫人带家丁找到女儿和樊玉廷,当知道他们要进京面圣时,惊恐万分。老夫人为选良策将他俩诓回王府。

 

    几日后,王连甲头戴金冠,手捧皇上封赏的免死牌回来了。他还为老夫人带回御赐金匾“懿范可风”。樊玉廷闯入大厅,痛斥王连甲谋命骗婚欺君罪行。老夫人用毒酒害死了樊玉廷,并逼迫女儿马上成婚。朱玉倩彻底绝望了,她含泪渴下毒酒,永远离开可憎的王府。

 

   黄梅戏电影《朱玉碎》由程学勤先生作曲, 原汁原味。

   

    程学勤先生作曲的多作品都是耳熟能:黄梅戏电视剧《黄山情》(郭霄珍、黄新德、黄婉秋主演)、《桃花扇》(再芬、侯荣、丁同主演)、《公主与皇帝》(媛媛、丁同主演)、《明月清照》(娟、蒋建国主演)等,都是非常秀的黄梅戏电影、电视作品。程学勤先生还为黄梅舞台《告洞房》、《西楼会》、《王熙与尤二姐》、《泪洒相思地》、《富贵图》、《油郎与花魁女》、《柳暗花明》以及《徐麟》作曲。 直到去世前在医院的病床上,黄梅新秀加工曲,黄梅鞠躬尽瘁。

    黄梅戏艺术多人献身黄梅戏艺术,忘情拚搏。丁同也可称得上为黄梅呕心血。《黄梅戏艺术1985 年02期,载有鲁令琴 的文章,“她是强者——访丁同”:

  

“丁同是位强者。我真正认识丁同,是在得知她患上严重胃病时。 那年,安庆市举行了戏剧创作调演,我有幸观看了九场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演出了《花烛夜》和《审婿招婿》,丁同先后扮演了两个性格不同的角色,深得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同行的赞赏。然而,我也在这个时侯,听到了一个使我震惊的消息,丁同患了萎缩性胃炎。出于对朋友的关心,更出于一个黄梅戏爱好者对演员的关心。我去探望了她”。

 

    当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黄梅戏艺术影片《朱门玉碎》,公映后曾引起对其立意和主题的讨论。是揭露封建皇权和宗法制度的腐朽,还是批判封建社会的反动性;是展示旧社会对美好魂灵的摧残,还是人性和爱情在苦海中的挣扎,很难用一句话准确地说出来。

 

     文学是“人学”,戏剧亦然。 而作为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把握人的心理活动。 写出血肉丰满、具有活的灵魂的人物, 剧本因此才有“永久价值”。

 

    荣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剧本创作一等奖的黄梅戏《审婿招婿》,在写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尤其是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展现人物心灵活动等方面,抓住了观众,震撼人们的心灵。

 

     丁同能很好地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把人物隐蔽的心灵,象电影特写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丁同主演的朱玉倩,是昌王府老王爷的千金小姐。按照一般的理解,只要把朱玉倩知书达理、娴淑温雅的一面表现出来就行了。丁同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象朱玉倩这样的名门闺秀,故然有她端庄、柔雅的一面,也应该有她娇生惯养、有所追求的一面。因为,她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如果把她演成千人一腔,万人一面,那就未免太概念化、太一般化了。基于这种想法,丁同尽量把握人物的微妙心理,把朱玉倩那种在母亲面前嗲声嗲气的娇媚之态以及在情郎面前含羞答答的人情味儿充分地表现出来。行家和观众一致反映,这个人物演得有个性,有深度,所以给人留下的印象极深。  
    

    朱玉倩的性格是充满矛盾的。她渴求得到真正的爱情,但又不得不考虑王府的尊严,因而唱出了“怎奈何礼教有常训,女儿家岂敢公然自联姻”的心声;她敢撕圣旨,但又不敢在钦差面前说明事实真相。她前面的追求、痛苦、矛盾以及后来的反抗,丁同都表演得淋漓酣畅、分寸恰当。
    

    这出悲剧,朱玉倩共有三次寻死的行动。丁同根据剧本的要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分别作了不同的处理。第一次寻死,洞房花烛之夜,朱玉倩发现新郎不是意中人,而是害死樊公子的贼子王连甲。她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决计喊人抓贼,送官究办。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万岁恰在这时候降下圣旨,母亲又强迫自己与王贼成婚,还打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朱玉倩有冤难伸,有仇难报,一头向红漆柱子撞去。

 

    第二次寻死,朱玉倩见母意已定,乘机逃出王府。正当她准备投湖自尽时,不料碰上了遇救生还的意中人樊公子。这一出人意外的相遇,又使她产生了活下去的希望。朱玉倩和樊公子双双回到了王府。

 

    第三次寻死,母亲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门户尊严,不借亲手毒死了樊公子。此刻,朱玉倩深深感到,在这个“侯门似海冷煞人”的玉府里,已经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地方了,终于饮毒酒而死。这时候丁同的表演,表面上平静、冷漠,甚至带着微笑,可心里却在流泪、流血。朱玉倩禁不住这样的打击,昏迷欲倒。被母亲扶住、唤醒。她睁眼看看母亲,象认得,又象认不得。最后总算看清了:生她养她的生身之母,原来真是这样狠毒之人。丁同那令人心碎的表演,再加上一大段悲切凄婉的唱腔,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八古装黄梅《朱玉碎》最后一场戏,音奏十六分音符,咋一听以是喜。而情恰恰相反,作曲者与司鼓巧妙运用,以喜托悲,则悲更悲

 

    正常段感情音,肯定会用低音部,如:倍司、大提琴、中提琴、二胡等,而出乎意外,司鼓大胆的运用了快奏加小击乐、堂鼓与音同步演奏,就是司鼓理解情,理音的高明之,既符合人物内在,又打出了朱玉倩封建婚姻愚昧的一种抗争,也是作曲者与司鼓的匠心所在。配合丁同在台上出色的表演,把这曲悲剧推向了最高潮。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