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古柳〕随柳丝飘飞的思绪

2024-05-08 12:02:01

 

题记:长堤风轻三尺浪,绿柳新枝千古幽,欲待湖畔寻旧识,柳絮入鬓人空瘦。
      — 10pm

《西堤古柳》 文:枫林主人 诵:寒白

京城没有杭州那样的西湖供人游赏,所可称道的无非是明清六百年遗留的一片宫苑,除却颐和园靠着长天阔水聊得几分薄媚,其所谓三山五园,亦只是草木清供的庙堂。昆明湖上没有断桥,于是架起一座十七孔桥,没有三天竺和灵隐,于是建起佛香阁排云殿,没有雷峰塔,于是借来玉泉山的玉峰塔补缺,但无论如何,这里终非林和靖苏东坡他们的钓游故地,更没有许仙白娘子,所以弄来弄去,气质上面总也不像。一个可谓林下之风,一个则是珠光宝气,一个仿佛墨泽犹香的书卷,一个则是撒金沥粉的福寿图,这两个美人儿似的地方,虽长着同样的眉眼,穿着同样的衣裳,骨子里却非同胞的姊妹。

湖山无过,水木自亲,在自然的怀抱,它们倒不在乎什么名分,出落得都是一样的俏皮,生动,所以当我站在知春亭上,凭栏隔柳,极目一望时的风光所得,也绝不输于江南的烟波浩淼。尤其像我这么一个闷在城中,整日和伏天缠斗的人,出城不过数十里,耗时不过半日,便能够踏岸步桥,临风玩水,心里面早该知足。昆明湖上,佛香阁依山而筑,抱水而居,文昌院沧桑古朴,藏珍纳宝,廓如亭重檐攒尖,翠腰红柱,更有十七孔桥凌波飞练,垂影若虹,更不必说涵虚堂,湖心岛,不必说谐趣园,苏州街,这里随便哪个地方,都配得上精巧别致,亦不辜负每一个前来赏它的人。

按说风景在眼,落目入心,在一时一地对所有人都应当齐效同功,可不知怎的,在游人如织的欢乐阵里,我却是倍感落寞的一个,这里的很多地方于我都是略作环顾,又匆匆走开,根本看不到心里去。想起头些日子去北海,因没有看见荷花,心里就一直放不下,所以这次还是为荷花而来,我本想着今天一进园子,便该有大片的荷塘翻叶摇朵地等我,没成想从知春亭到廓如亭,又穿过十七孔桥来到南湖岛,竟连一片荷叶也没见。如此明显,如此大胆的美中之缺,足可以使我纳闷,亦足可以使我没有勇气问清它的由来,我真不想听人抛出一句:这么大的昆明湖,有没有荷花,你难道看不见!

及至走到湖心岛码头,不由得叫我彻底失望了,因前面湖水茫茫,无桥可通,看来原路空返乃是意料中事,就在此时,冷不丁地一抬头,却看见远处一线长堤,托影带水地横在眼前。这不就是西堤吗?和苏堤一样,亦有六桥点缀其上,更可心意的却是堤上的古柳,疏落参差,风摇缓缓,其流丝曳翠的样子,可爱到除了入诗入画,仿佛别无用处。说来也怪,柳杨生在园圃,便是蝉雀抱枝的凡物,栽于长堤,则变得风雅清俊,古意冲淡,似只有携伞负笈的书生,牵马而过的游子才能配它。迎着暮色残照,见三两行人形单影只,眉意凄恻,长堤之上,白水夹路,飞鸟穿林,正是堤不因柳长,柳却因堤而瘦,这画面虽有点哀婉寂寞,却又因哀婉而寂寞得干净,美得无瑕。

而现在,我正要雇舟西去,此时此地,亦有个落寞的独行客,情愿为暮色下的西堤,为西堤上的古柳再做一回哀婉的人。

我知道,他似乎是我,而我却不是他。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