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服人时即服人

2024-03-18 15:29:07

该服人时即服人

在前面一文《》,我提到了颜博士那文章引用和没引用的文章都没有可指之处,这是因为她研究的是一个和RT Yan不同的蛋白质,虽然两者都和糖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有关,但她的研究是通过晶体化学来研究结构,而且是另外一个载体或者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义务去引用大Yan的成果。

Yan的成就主要是在细胞膜蛋白结构的研究上面,有人说这个是个体力活,说这话让人觉得好笑,因为科学家们研究东西时候所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但不管是什么手段或方法都有其必要性,再说能够被一流的科学杂志采用肯定也不会比那些干“脑力”活的科学家差。在科学上,一流和二流是看成果而不是看手段的,不然,那谁的仪器先进谁就最厉害了。而且搞功能和机理的,不要看不起搞结构的,当年要不是华生和克里克将DNA的双螺旋链结构给提出来了,我们现在还有可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基因密码在哪里和如何藏着的呢!

膜晶体的结构的研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些蛋白不好搞成晶体,而且在离开膜后,其晶体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得到一个晶体结构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颜博士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也不会被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学校挖走,并被美国科学院评为外籍院士,她对葡萄糖载体或者通道的研究也是很有名望的,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其他人写的有关方面的综述,如果说在城里的讨论不免有偏见的话,那么这些写综述的人应该不会吧。在下面所连接的一篇综述文里,作者就两次提到了小Yan的工作:

In 2014, Nieng Yan and colleagues describ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GLUT1 bound to nonyl-β-D-glucoside [55]. This structure was locked in an inward-facing conformation. This was followed in 2015 by a crystal structure of GLUT3 from the Yan group [56].

 

再看一篇综述的引用吧:

In 2014, new GLUT1 and GLUT5 computer model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XylE crystal structure, which is a bacterial d-xylose transporting homolog sharing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and identity with GLUT1–4. 

Finally, almost four decades after the first purified GLUT, a high resolution (3.2 å) crystal structure was reported in 2014. The purified protein was generated using a baculovirus transfection system with High Five insect cells. This GLUT1 model reveals a partially open inward facing conformation that is locked due to a single missense mutation, E329Q, and confirms a 12-TM transporter protein formed of two six-helical domains, with cytoplasmic N-domains and C-domains. One additional feature was the presence of a helical bundle, an intracellualr coiled heical, ICH, domain, within the long intracellular loop. This ICH domain has also been observed in other sugar transporter crystals, such as XylP and GlcP,, and is believed to be unique to the sugar porter family and not in other MFS.

其中文献81,84和85都是小Yan的文章。

相比之下,这两位作者一次都没有提及大Yan的,原因不是说大Yan的成果不重要,而是和文章所写的内容无关。我们能不能为此说这个人在故意忽视或者隐瞒大Yan的成果呢?显然不能。

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小Yan是美女我就偏袒她,更不是因为我不尊重文城一博大Yan,相反我很尊重他正因为我尊重他,作为一个旁观者清的旁观者,我觉得我应该出来劝劝大Yan和其他为这事纠结的人,不要再纠结了,因为小Yan没有引用他并没有错,而且可以说不是故意的。

刚才看了有人鼓励大Yan写信给《自然》杂志去告小Yan,我觉得这样做不仅没有用,而且会成为笑话,因为她的那两篇文没有引用他的是因为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不是她有什么小人之心。再说,为什么在这么多年以后要去告人家呢?不是看到人家成为院士了自己心里七上八下的吗?所以,我想劝劝大家,科学就是科学,不要感情用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再说,人家小Yan也不单单是靠那两篇文章成为院士的,不信看看下面这个链接里面她的文章吧,根据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相信搞膜蛋白晶体分析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小Yan的。

不管我们是大男人还是小女人,该服人的时候还是要服!

 

一个Glut3的晶体结构,图片来自Wikipedia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