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到欧洲游历的中国人: 沈福宗(1657-1692)

2024-03-03 23:37:54



Godfrey Kneller: 《The Chinese Convert》 1687; Royal Collection, London


在温莎城堡看到这幅油画,皇宫里摆的都是皇家收藏的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如Ruben,Rembrandt,Holbein, Giovanni Bellini...   要么就是些国王和家人的肖像 , 

而这幅中国人的肖像画却与亨利八世, 詹姆士一世等摆一间屋, 他会是谁呢? 他总不会是亨利八世的亲戚吧,上次来看就觉得好奇, 这次来我想知道一下,  问工作人员打听, 他们告诉我他叫: 沈福宗(:Michael Alphonsius Shen Fu-Tsung)在查尔斯二世期间来英国, 那时的英国正是伦敦大火后重建的英国, 他来英国干什么呢? 他怎么来, 坐船? 那个年代周游世界就像现在去月球火星一样, 好玩, 他带来很多书籍现收藏在牛津大学Bodleian Library 图书馆


这或许是中国人最早的肖像油画之一, 画面布置也很有意思:年轻自信的面孔, 从衣着可知画中人来自东方,绸缎的长袍,室内陈设简朴,桌上就一本书, 很可能就是圣经,沈福宗左手拿有耶稣殉难的十字架,右手指着十字架, 意味他是基督教徒布道者, 画背面窗口一角,风景无限, 霞光洒在大地, 也表示这是一位 奔走四方的寻找真理的旅行者, 而跟他同年代的清朝文青们正忙于科举

为沈福宗画肖像的是当时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的宫廷画师: Godfrey Kneller, 该画家曾是荷兰画家Rembrandt的学生, 也为牛顿等名人画肖像。查尔斯二世把沈福宗的肖像画当宝一样挂在卧室,这又是为什么呢? 沈福宗, 会拉丁语, 那个年代, 欧洲的文盲比率还是很高的, 一个精通中西的东方游客, 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很有东方神秘和传奇色彩。  


举几个我们熟知的人物, 看看沈福宗所处的年代有那些人,可能见到过那些人:  牛顿(1643-1727)比沈福宗大13岁, 在那,忙于他的数学物理研究,英国著名建筑师,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者 Christopher Wren 在那,忙于伦敦大火后50座教堂的重建;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巴赫还没出生, 查尔斯二世的年代也是科学和戏剧的年代,1675年查尔斯二世设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 戏剧舞台上首次允许女演员登台表演,当然也是国王的相好, 难怪查尔斯二世会问沈福宗中国戏剧的情况
 
沈福宗可能是最早融汇中学西学的中国人(之一), 如果那个时候, 中国开始跟西方互相学习, 中国的情况会跟今天很不一样吧。



******************************************




沈福宗(:Michael Alphonsius Shen Fu-Tsung,或Michel SinMichel Chin-fo-tsoungShen Fo-tsung),1657年-1692年,生于,是早期到达的之一。中国史籍对他的生平只字不载,西方史料却对他的经历和事迹有诸多描述。

,沈福宗随教士()由启程前往欧洲,一路游历了、、和等欧洲六国。他们一行分别与和、两国国王会见,并结识当地社会名流。沈福宗出国时随身带有中国儒家经典和诸子书籍四十多部,因此也就把中国语言文字、儒家道德哲学和波动说等文化传到欧洲,帮助西方学家从事
 

早年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鸡年)沈福宗生于江宁府(今),读书后没有参加。他在结识当时在江南传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后,从其学习。康熙二十年(),柏应理奉召向陈述对“”(Question des rites)的立场。离华之前,他约定与时年二十五岁的沈福宗和五十岁的等中国人同往欧洲。吴历可能因体弱多病而未能成行。

欧洲之行

葡萄牙与罗马

沈福宗一行于自启航,途径南洋各国,横渡印度洋,再绕到非洲南端,于1682年在靠岸。他们先参观了柏应理的出生地并拜访了他的家人。后沈福宗在柏应理的安排下进入培养初级修士的神学学校——葡京里斯本初修院(Novitiatus)。他因为聪敏好学很好掌握了所学科目。而后沈福宗的老师为其取葡萄牙名Michel Alfonso,这个名字也从而成为沈福宗在英、法等国的代名。但是这个名字在不同的国家写法会有些偏差。

当其还在学习时,柏应理先行至述职,顺便请求允许其可以用举行。罗马教皇在得知有中国人在欧后,表示想与之会见的意愿。于是沈福宗从里斯本起身前往罗马,并与柏应理一道将一批中国文献赠予罗马教皇。这批书籍后被藏入,这也是该馆拥有的早期汉籍藏本。其后,沈福宗留居罗马以为深造。

法国

,沈福宗和柏应理应邀访问法国。,法国国王会见了沈福宗一行,沈福宗也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拉丁文译版赠给了路易十四,并请求在法国出版。沈福宗是历史上第一个会见法国国王的中国人。会面时,路易十四不时向沈福宗提问,沈福宗则对答如流,一时便成为的新闻人物。

,路易十四宴请沈福宗。宴会上,路易十四询问沈福宗如何使用中国餐具,于是沈福宗拾起桌上从中国进口的镶金象牙筷,当场展示了使用筷子的方法。当时法国正流行“”,沈福宗的适时到来使其结识了一些法国贵族、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

据描述,他和柏应理还参加了一次王宫宴会。沈福宗身着青丝蓝缎纹龙织锦。他们一行还参观了(),并在那展出了中国丝画艺术。

在沈福宗访法期间,巴黎学者除了作出文字报道以外,还绘制了沈福宗的肖像画。此画现藏于的版画部,藏品编号OE48,画像作家应是宴会上的法国宫廷画家。

英国

访法结束后,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与英国国王会面。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中国人来到英国。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并让英国宫廷画师()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

沈福宗在(一说在宫廷宴会上)遇见了,二者共同探讨了中国历史、哲学和语言等问题,沈福宗还教了海德一些中文。他们之间应该是用交流的。

沈福宗还能对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当时期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此外,他还向图书馆人员展示了如何翻阅中文书籍。

逝世

在英国居住了两年之后,沈福宗回到法国与柏应理重聚,然后又一起在比利时居住了一段时间,最后从比利时前往荷兰,等待商船返回中国。

,沈、柏二人搭载荷兰商船启程返华,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时,沈福宗突然染病,于在非洲东南(今)附近去世,享年三十六岁。


(wiki)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